“大江奔騰,黨星閃爍。黨在啟東建立組織以來,犧牲的黨員有1300多名……”3月14日,10多名黨員走進啟東中共第一支部誕生地——合作鎮洋橋村。村史館內,在“百姓名嘴”朱永繼聲情并茂的講述中,大家觀摩藏品和照片,感悟初心使命。
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啟東把全市262個村史館打造成情境課堂,將鮮活的黨史課送到基層黨員群眾身邊。各區鎮圍繞“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成立了以老村干、老教師、老黨員等為主體,以大學生村官等為補充的黨史宣講隊伍,并邀請“百姓名嘴”、鄉賢能人、道德典型,通過理論講授、政策解讀、史料介紹、實景參觀等形式,為黨員群眾講“清”重要精神、講“活”黨的歷史、講“暖”黨群心窩。
“解放前臨江村坍塌過5次,損失土地3100畝,百姓流離失所。1970年,縣委領導帶領我們沿江治坍,大家才過上安居樂業的好日子。”在匯龍鎮臨江村村史館,面對前來參觀的黨員群眾,村黨總支書記秦忠講到動情處由衷感慨,“好生活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來自黨的堅強領導。”在東海鎮德字村村史館,分田賬、記工賬、交糧賬等一本本發黃的老賬本,生動記錄著村莊的改革變遷和發展歷程。從拓疆墾荒到防臺抗災,從漁業改革到最美鄉村……不同的鄉村有不同的故事,但都聚焦同一個主題: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啟東市委宣傳部副部長陸紅琴介紹,今年以來,啟東已在全市村史館開展黨史宣講2200余場次,接待人數超過8萬人次。(徐超 朱陳博 曹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