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學習強國長三角省級平臺走進溧陽”暨黨史學習教育沉浸式黨課專題學習活動在溧陽舉行。專題學習活動通過“聲”臨其境學黨史、生態創新悟思想、初心如磐向未來三個專題,融合紅色微朗讀、情景劇、文藝精品、現場競答,讓黨史學習教育入腦入心。1號公路黨史學習驛站、思政課創新工作室揭牌。省委黨校校務委員李宗堯作專題生態黨課報告,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何畏作思政課創新專題輔導。
充分運用影視、音樂等文藝精品,沉浸式黨課通過生動走心的主題宣傳教育,讓黨史學習教育入腦入心。全體黨員重溫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金句,聆聽《習語常聽》關于生態文明思想的原聲。一葉紅船映初心,省電影家協會主席侯勇通過紅色故事微朗讀《此間曾著星星火》。南京藝術學院原創舞蹈詩劇《崢嶸歲月》,展現了青年革命力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氣勢。
“走心的視頻和微朗讀讓人身臨其境,這樣沉浸式的學習很有感染力。”慶豐村青年黨員向雨欣表示。
李宗堯教授從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理論邏輯、實踐基礎、科學內涵三個方面進行解讀。他指出,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從生態文化體系、生態經濟體系、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生態安全體系、目標責任體系等方面構建了生態文明體系。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原則就是要把握深邃歷史觀、科學自然觀、綠色發展觀、基本民生觀、整體系統觀、全民行動觀、嚴密法規觀、全球共贏觀。通過專題學習,共同做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踐行者、不懈奮斗者。
把紅旗插到田頭,把黨課上到村頭,溧陽市委書記徐華勤取用溧陽1號公路的三原色,結合溧陽生態創新實踐上“書記黨課”。這一抹鮮紅鑄就忠誠,凝聚百年華誕里“鐵軍精神”的不朽底色;這一片金黃寓意豐收,凝匯卅年賡續中“生態創新”的不變追求;這一方蔚藍驅動前行,凝結未來奮進上“五個示范”的不移選擇。他表示,作為全國1599個革命老區縣市之一,溧陽隸屬茅山革命老區。“鐵軍精神”激勵著一代代溧陽人團結、實干、開放、創新。從“四大經濟”到“幸福經濟”、從“園林城市”到“公園城市”、從“蘇皖合作”到“一嶺六縣”,目標一路提升,奮斗永不止步。通過黨史學習教育,就是要不忘來時路,走好前行路,不斷開創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局面,書寫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篇章!
互促互學,共建共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與溧陽市委黨校共同創設思政課創新工作室。何畏表示,通過青年講黨史、重走初心路等全新探索,讓學生掌握好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鑰匙,沉浸式黨課把黨課寫在大地上,也是一堂生動鮮活的思政課。
立足理論高度、延展底蘊深度、拓寬學習廣度、找準宣講角度,溧陽通過一系列理論實踐創新基地建設、精品黨課、1號公路黨史學習教育驛站打造,以及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宣講活動,推進在學習中明理增信,在奮發中崇德力行。
在活動現場,融匯了江蘇黨史學習教育官網、知識競答、紅色宣講等原創內容的智能化學習打卡機受到現場黨員干部熱捧,百堂黨課現場聽、知識競答現場賽,為黨史學習教育增添了互動性。(田博 蔡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