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經濟大省不僅指經濟塊頭大,更意味著在全國發展大局中肩負的責任大,在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上有更大的擔當。”貫徹落實省委全會精神,就是要努力在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上走在前,不斷提升發展的輻射帶動力。
作為長三角重要一翼和長江經濟帶重點省份,落實好國家重大發展戰略,首先就要在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和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中主動作為、協同聯動。省委全會通過的《決定》從協同創新、產業協作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三個方面進行了部署,這些都是在已有工作基礎上的深化拓展,要抓細抓實、久久為功,不斷取得新進展新成效。要通過積極融入上海國際科創中心建設等,協同構建更加緊密的區域創新共同體和產業發展共同體。通過實施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等,謀劃構建沿長江產業創新帶,推動長三角生態綠色一體化發展示范區高質量發展。通過有序推動產業跨區域轉移,加強重點產業關鍵零部件和配套供應鏈協作發展,促進產業鏈供應鏈向長江中上游地區延伸。
與長三角一樣,京津冀和粵港澳大灣區也是我國發展的重要動力源。加強與這兩個地區的對接合作,是我省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要。《決定》圍繞科技、產業、人才、資本等領域對接合作作出部署,各地各部門要結合自身實際,積極謀劃落地一批新的合作事項,在更大范圍內聯動構建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要深度鏈接京津冀大院大所“創新源”和粵港澳國際科創中心、全球高端人才等資源,吸引一批創新成果在江蘇轉化落地。鼓勵科研院所、實驗室跨區域互設基地和重點企業產業鏈供應鏈互相備份,共建一批高等級科創平臺、產業飛地和離岸人才港,在更大范圍內聯動構建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加強與京津冀、粵港澳金融資本市場對接,支持企業和金融機構跨區域投資并購、雙向發債、上市融資。
共建“一帶一路”是我們外貿突圍的重要戰略縱深。《決定》就互聯互通、園區建設、經貿合作等重點工作作出部署,要落實好總書記“深度融入”的重要要求,堅持“走出去”和“引進來”兩手抓,統籌推進重大標志性工作和“小而美”民生項目建設,持續推動“一帶一路”交匯點建設走深走實。要不斷深化與沿線國家人才、技術、經貿合作,開拓國際工程承包市場,積極拓展綠色基建、綠色交通、綠色金融等領域合作。著力推動境外合作園區提質增效,深入推進“絲路貿易促進”計劃,全面提升“陸海天網”四位一體互聯互通水平,鼓勵走出去企業返程投資等。
做好援藏援疆等對口幫扶工作,是責任所系、義務所在,本身也是一個多維互動、雙向賦能的過程。《決定》對科技協作、園區共建、產業合作等幫扶工作作出部署。東中西部各有各的優勢,要深入貫徹黨中央關于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決策部署,立足“江蘇所能”,聚焦“對口地區所需”,進一步推動多領域交往交流交融,積極助力對口地區加快發展。要加大科技協作合作力度,深化園區共建,加強東數西算、西電東送,把國家要求、當地所需和江蘇所長更好結合起來,加強優勢互補,促進合作共贏。
不謀全局者不足謀一域。不斷提升發展的輻射帶動力,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夯實糧食安全基礎,著力推動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我們一定能在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上走在前,在全國“一盤棋”格局中繼續以一域之力為全局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