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南京建鄴高新區一家托育中心,幼兒們在老師指導下做游戲,洋溢著歡聲笑語。這里主要面向周邊園區企業員工,提供全日托及半日托、臨時托、親子托等服務,非常受大家歡迎。
辦好托育事業,既能促進嬰幼兒健康成長,也有利于解決“誰來帶娃”的難題,降低生育、養育、教育的直接成本,落實好積極生育支持政策,促進人口高質量發展。一些城市把提供優質普惠托育服務作為吸引人才的有力舉措。對于各類人才而言,他們愿意扎根一個地方干事創業,往往最看重事業發展的平臺和機遇,以及子女托育、入學、住房、醫療等“關鍵小事”能否解決好。
在經濟社會發展中,人口因素是長周期、慢變量,但慢變量積累到一定程度也可能成為快變量,真正代表趨勢性、起關鍵性作用的往往就是慢變量。謀劃推進工作,既要做好惠及當前的“顯績”,更要做好有利于長遠的“潛績”。辦好托育服務,就是一項實實在在的“潛績”。
近年來,各地將托育服務列入民生實事項目加以推進,托育機構、托位數量不斷增加。但與廣大家庭的需求相比,托育服務供給仍然不足。當前,需要充分調動各方力量和積極性,引導多元主體提供多樣化的托育服務,著力增加價格可承受、質量有保障、服務更可及的普惠型托育機構。
比如,積極發展社區托育服務,以一個示范托育機構帶動多個社區嵌入式托育點共同發展。通過優化整合公共空間,改造利用閑置資源,為托育服務設施用地提供多元解決方案。
比如,推動企業和產業園區辦托,為員工以相對優惠的價格提供托育服務,解決其后顧之憂。相近的單位之間可以采取自辦、聯辦、引入第三方機構等方式,提供托育服務。
再比如,鼓勵有條件的幼兒園按規范開辦托班。發展托幼一體化,既可以有效增加托育服務供給,提高幼兒園資源利用效率,也能解決托育服務政策落地難、人才短缺等問題。
當然,無論采取哪一種形式,都要因地制宜,充分考慮所在區域適齡嬰幼兒數量、托育服務需求特點、相關資源配置等情況。托育的對象是嬰幼兒,容不得半點馬虎,必須把安全和健康擺在突出位置,讓家長放心,讓社會各界滿意。
以尺寸之功積千秋之利,這樣的“潛績”,在一段時期后就是“顯績”。講實話、干實事最能檢驗和錘煉黨性,厚植為民情懷是黨員干部黨性的重要方面。想問題、作決策,都要設身處地考慮群眾的訴求和期望,從群眾普遍關注、反映強烈的問題著手,事不避難、義不逃責,一個一個解決好,真正為民造福、為民謀利。(黃 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