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市墩頭鎮探索用文藝的形式傳播理論,把理論與文藝的結合、創新、推廣付諸實踐,增強了理論宣講的吸引力。
組建隊伍聚力量。尋訪水鄉道情唱作人、水鄉文學作家和南通市剪紙非遺傳承人等民間藝術家,協助成立工作室5個。組建青年干部“水韻青荷”理論文藝志愿隊,培養理論文藝繼承人。組織成立“鄉土文人+鄉土藝人+專業文藝工作者+專業理論研究者”的復合型理論文藝創作隊伍,打造理論文藝精品。
傳承文化善創新。編寫包括地方民俗、歷史人物和傳統文藝等內容的鄉土文化教材,已出版《水鄉記憶》《水鄉道情》《水鄉舞臺》等。組織文化志愿者隊伍走村入戶、尋訪調研,形成影像、聲音和文字資料,記錄保存瀕危的地方文藝。結合地方特色傳統文化,推出道情理論文藝作品《好家風放飛中國夢》《道情傳情唱發展》《紅船的故事》等精品力作,社會反響熱烈。
融合推廣提實效。融合“樂一天”農民藝術節、“萬里千家”惠民文藝演出等小型活動,把鮮活的理論唱送到群眾家門口。積極參演各類活動,集中推廣理論文藝,結合黨員活動日、“草根上講臺 鄉音傳理論”宣講展示、旅游文化節等活動,讓理論文藝精品登上更大舞臺。
閔靜雅